菩提拾果(学问)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菩提拾果(学问)
 

佛教的静和慧简讨

   发布日期:2013年03月25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本篇是对昨晚与匡吉先生网聊的交谈记录做的整理。
   
2013-03-25


     【匡吉】老师,您是何时开始接触《心经》的?皈依之前有看过吗?  
     【拾穗】我2001年,但是当时只是翻阅白话文,没什么兴趣。    
     
【匡吉】当时怎么想到要去看《心经》?兴趣?好奇?还是生活经历促使?  
     【拾穗】因为那个时候,我听说江泽民会背心经,所以找来看。
   
【匡吉】一看之下,有何感受?  
     【拾穗】2011年我在寺院皈依了,才认真去阅读它。一共读的有十三经,白话文和原来的古汉语经本。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悟,我还是把它作为佛教的思想精神来读。
   
 【匡吉】嗯  
     【拾穗】当我知道佛教的教义不是我能找到证据来证明其说法是正确的时候,我只能是以我的思想来思辨。
     
【匡吉】嗯,您最喜欢,或者说是最让您感到有收获的是哪一部经书?  
     【拾穗】去年秋天以后,我又回到对自己所处过的这60年的历史兴趣是没来,继续在修行,但离现在的汉地的佛教越来越远。比较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真正的信徒人数在世界上最少。印度、尼泊尔,佛教发源地,他们信仰崇拜的是佛祖释迦牟尼,而传入汉地以后,经过千年的演变和汉化,到上世纪后二十年,乃至这个世纪的这十来年,还有可想而知的未来,中国的信众越来越急功近利于万能的“有求必应”的菩萨。观世音是菩萨,弥勒是菩萨。而佛祖没多少人知道他的原始思想,这是很可悲的。    
   
 【匡吉】这说明什么?对您有何影响?  
     【拾穗】面对这样的世俗之了解越多,我就越清醒自己应该怎么样。
   
【匡吉】哦。
     【拾穗】(看到匡吉先生QQ的签名写有“静则生慧”后)静则生慧?你明确了“慧”?
   
【匡吉】这是一位信佛的老师给我的。
     【拾穗】这是一位信佛的老师给你的?
     
【匡吉】您皈依时不是有拜师的吗?这位师傅还在影响你吗?  
     【拾穗】有的。我日志的文字有记载。  
     
【匡吉】我觉得自己还没到静下来的时候。但是我知道,相对的“静”任何时候都是有意义的。  
     【拾穗】因为在佛教里,“慧”是般若。般若是对于生死的全部理解,最高的般若是解脱一切的痛苦。要慧,就要修行,静心不过是觉悟开始,必须经过修行,修身养性,苦行,改变行的恶性,才渐渐进步。光靠心静,是远不可能达到慧的境界的。
   
 【匡吉】哦,这样啊  我原来只理解为智慧,“静”能够让人理智和清醒的应对问题。  
     【拾穗】如果你要真理解佛教的慧,建议你去江西吉安的净居寺一个月。然后你再来谈感觉。
     
【匡吉】为什么推荐这个地方?  
     【拾穗】我的皈依在那里。相对而言,它还是方佛地。我写了30多篇关于它。
 
  【匡吉】哦。谢谢您的指点。  
     【拾穗】你不去寺院功课,生活,光读书, 听别人的说,都不是好办法。
     
【匡吉】嗯。目前我不会去。耽误您时间,请不要见怪,呵呵!  
     【拾穗】不客气,因为你问,我就是说了。
     
【匡吉】关于这个问题,我仍然很挣扎 走不出,内心里也不想走出。  
     【拾穗】我是皈依了的,虽然我没有任何宗教的信仰,不是信徒,但是作为皈依人,我必须遵守三皈依的发愿:尊奉佛祖、遵守佛法、尊敬佛僧。
     
【匡吉】嗯。
     【拾穗】虽然佛教有“不入二门”,我不会再去皈依别的宗教,但这并不影响我阅读、了解、参观别的宗教圣地。
   
【匡吉】嗯。  
     【拾穗】何况佛教最讲随缘,缘来缘去,来去自由的。所以只要不同时加入两个宗教,成为不同宗教的成员,应该是可以的。然而,我也有这样的疑问:光是“不入二门”、“最讲随缘”、   “来去自由”,这里面不就存在明显的自我矛盾吗?这是很有意思的。有思辨能力的人,有比较阅读能力的人,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意识,因此才不是迷信和盲从。“静可生悟”,愿你平安,顺利。
     
【匡吉】老师,我在火车上,手机这就没电了,有时间再聊,谢谢您!
     



     【本篇有关】

     后续  2013-03-27 学佛思辨一话 http://cqns1946.com/contents/11/1780.html


     《心经》,是全名《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和略称《般若心经》的最简称。自玄奘译成汉文后,即是通行版,是汉传佛教十三经之首。它相当于佛祖释迦牟尼的心脏一样,在佛教三藏中的地位最是殊胜。全经举出五蕴、三科、十二因缘、四谛等法以总述诸法。出自本经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语,成为表现‘般若皆空’精神之简洁经典。
     十三经,是佛教十三部经典的简称,中华书局出版有《佛教十三经》 、《白话佛教十三经(上、下册)》。包括《心经》、《金刚经》、《无量寿经》、《圆觉经》、《梵网经》、《坛经》、《楞严经》、《解深密经》、《维摩诘经》、《楞伽经》、《金光明经》、《法华经》、《四十二章经》。

     2011年暑期,我在寺院修行体验的日志,每天一篇,连续共34篇,分别归于《春秋农事》的:三门自在(修持)、菩提拾果(学问)、走马行踪(游记)、桑麻把酒(对话)和黍离野风(格律),

     第一篇  2011-06-22  日常过的日子  http://cqns1946.com/contents/10/1574.html

    第三十四篇  2011-07-26  寺院自修连日通宵达旦调寄玉漏迟 http://cqns1946.com/contents/4/4189.html

     其间的不赘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