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上点豆(杂思)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垄上点豆(杂思)
 

我想了很多天

   发布日期:2015年05月03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我的母亲做饭菜的技术是邻居间有口皆碑的,所以,永恒怀念我的母亲所做饭菜的味道也就天使我当然。

不久前见过一则电视广告,一个小男孩受邀在一小女孩的家吃饭,小男孩脱口而出:“你妈妈做的菜真好吃!”小女孩的妈妈开心地说:“我用的是××牌的酱油!”

很多年以前,也是电视广告,寒冬料峭的夜晚,一个外出打工的儿子回到昏暗电灯的家,母亲端出一碗热气腾腾的黑芝麻糊,旁白是:“家的味道”。

论推销、比情境、讲内含、说动情,“糊”比“酱”显然都好。

这里面,都关系到一个“家”,一个“味道”,确切的说是母亲养育的“味道”。

“味道”?这个词很不对劲。

家风?

私房?

滋味?

情趣?

感受?

习惯?

天性?

母爱?

我想了很多天,竟然找不到一个贴切的词!

我行旅在藏地吃糌粑喝酥油茶,在贵州剑河巫交苗寨吃苗饭,在泰山吃大葱卷饼,在汶川吃辣椒面,在北京吃全聚德烤鸭,在天津吃狗不理包子,在衡阳吃土匪猪肝,在上海吃熏鱼,在德州吃烧鸡,在武汉吃的武昌鱼,在岳阳吃的腊肉,在合肥吃锅巴,在福建南平农家吃酸菜笋饺……都是极具地方特色的,不能说不好吃,不能说不喜欢吃,而是再怎么美味,再怎么喜欢,回到家,家的味道才是最合适的。

这让我一次次地观察,一次次地感怀:无数的游子,都有久别重归故里,第一口饭菜之后的那一声赞叹!许多许多许许多多的人们,其回家吃的不如,大不如,远不如在外的色香味俱全,相反甚至单调、乏味,甚至粗糙、干涩,但是家就是家——是家风的传承珍稀?是私房的菜肴特色?是滋味的无与伦比?是情趣的独一无二?是感受的仅此独有?是习惯的早已形成?是天性的不可改变?是母爱的全心全意……

我想了很多天,还是说不清、道不明个中的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复杂。

也因为这样,我反道理解了,为什么有的人从贫穷去往富裕,由乡下来到都市,总在重返故里的那一天、那一时,感觉“还是老家好”,“还是过去有意思”……

“好”,怎么又走了呢?

“有意思”,怎么不就此多住几天呢?

世风?

趋向?

环境?

品味?

条件?

久居?

后来?

我自?

我没再多想,一个千言万语无法说尽的错综复杂。

其中,有一点很明晰,我永远的没有了我的母亲和我的父亲,因此就我个人而言,我曾经的那个家的味道永远的不再有。


201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