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女云中
| 发布日期:2015年04月27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
| |

神仙素静妙云腾, 万里逍遥万里乘。
校勘空蒙人道佛, 观音撇下藕花灯。
2015-04-26
【本篇有关】
明 ·崔子忠《云中玉女图》,纸本,设色,纵169厘米,横52.9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画作者先以七绝自题:“杜远山下鲜桃花,一万里路蒸红霞。昨霄王母云中过,逢驻七稥金风车。”
继而记述创作此画的心得:“王仲彝汉魏间人也,尝画云中玉女于赤城古壁上,风雨不凋零,至有异之而去者,百千人不见其多。予画一人于云中,亦复不见其少。画得其情,非以数计也。如曰,许旌阳以五十旅行,虽多亦奚以为。崔子忠识。”
就其诗文,窃作二三句读,或有助于观赏画品:
杜远山,查古今书籍十七种皆未见著“杜远”、“杜远山”。揣测或作者为迎合作品,遂凭己意凭空杜撰,编造出。按诗律,“杜远山下”当读作“杜远-山下”,乃“我想象中那远方的山下”。
王母,西王母。此即此画之人物也。
玉女,道教通称神女之所谓。其中,母仪天下至高无上者,是盘古之妻的“太元玉女”,亦称“玄妙玉女”,他们生育一双方子女,分别为东王公、西王母。
七稥金风车,即七稥车、七稥金车,神话玉女所乘,因可逢凶化吉,故无往不利。
王仲彝,汉魏时期之人,查著作若干皆未记载。宋 · 戴复古七律《送王仲彝制机宰浏阳》与此年隔千百五十年,绝无关联。
许旌阳,即晋 · 许逊,江西南昌人,晋太康元年(280)举孝廉,出任旌阳令,人称许旌阳。因在江南地区留下了斩蛟龙治水的传说,受历代朝廷嘉许和百姓爱戴,誉为“神功妙济真君”、“忠孝神仙”,成为道教的净明道、闾山派尊奉的祖师,汉族民间信仰的著名神仙之一,俗称许天师、许真君。
此画再有清康熙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高士奇写记崔子忠简介的题记。与理解玉女并无关系。
关于此画,文字者存有错误,今校正以下:
玉女所戴为“冠”。这种说法是错的。正确说法玉女所戴是“巾”,在这里是专属字,读音同“锦”。
道教人物标志性服饰中的“巾”,演化发展到清代中叶,就出现了不同样式和材质的唐巾、冲和巾、浩然巾、逍遥巾、紫阳巾、一字巾、三教巾、九阳巾、纶巾等九种,合称“九巾”。现代道士已不再使用。
玉女“跣足”、“三寸金莲”。这两种说法都是错的。“跣足”是打赤脚,没穿鞋,而画中人是穿了鞋的。“三寸金莲”是形容女子的裹脚之短小,而画中人分明是长脚。人们看见的画中玉女有穿鞋,穿的是道鞋。
道鞋有双脸鞋、十方鞋、麻履、云履、道靴等五种
画中玉女所穿是麻履,即用细麻编织,类似草鞋,只是在编的同时在细麻绳外裹以双色或杂色布条,以防脚皮直接受麻摩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