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捕鱼(散笔)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清溪捕鱼(散笔)
 

意外人缘

   发布日期:2011年05月03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如果我没有记错时间的话,这事发生在1991年的8月。具体哪天,忘记了。但是事情到现在还连着,所以,没法忘。
      觉得还是有点意思,就将它写在这里。那天晚上,大约10点过后。
      地点在我就职单位的大楼前,出往大门的一段宽道上。
      因为我刚在六楼的大会议厅授完《企业文化》的一次课程,所以几乎是被成百的学生们簇拥着从上往下,又从里朝外走的。
      忽地,走在前面的人群一下子闪开,猛然间一个细瘦的白发男人站在我的面前:“你就是剑达吧?”
      我微笑着,有礼貌地点头:“是的。您有什么事吗?”
      众目睽睽下。
      几乎要咬我的声音,确实因为他太瘦了,才无力无气地:“你还敢问我‘有什么事吗’,你看看,你在省立图书馆教的什么!”我的眼前抖动着晃动着他手捏住的一卷没有装订的白纸。
      我一点也没担心,那时候1989年夏天已经过去,何况我在那事前已经封闭自己:“能给我看看,这是什么吗?”
      “你看吧!你看吧!你们大家看吧!”我接过两三张,其它的好些张在围观的人群里传着。
      在路灯下,我看了,是复印件:“哦,是这个。那您为什么要找呢?”把纸还给了他。
      有人窃窃私语。
      “‘为什么要找’你!你还敢这样问我!你自己应该很清楚!”
      “我就是因为完全不知道,您这是怎么一回事,才不得不问您的啊!”
      旁边的人,开始出声:“是啊,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嘛,说出来,我们老师会帮你啊!”
      “我要他帮什么。他是害人的!”
      我微笑不答。
      在四周人们的催促、劝导下,这人说了一大通。终于,我把他的事情弄明白了:他是某学院某教研组的组长,妻子也是教师,有两个儿子,一个在复旦大学当助教,一个才16岁。问题出在小的这个儿子身上。小儿子在省图书馆听过我讲课,非常崇拜,崇拜到每天三句话不离“剑达老师”,一个月里都这样,以前家里人还不觉得怎么样,最近老师来报告,说他已经有一周没来上学了,家长才发现他每天到白马公园里,拿着这些纸,说要按照上面的程式做练习。父母问这是谁给的,他说是“剑达老师送给我的”。
      虽然面对面,甚至完全没有好感,我还是伸出手,在他的胳膊肘拍了拍,微笑道:“老师,您好!请先让我问您三个问题,您回答了,我就告诉您,这是怎么一回事,好吗?”
      “你说吧!”
      “第一,您的小儿子,他相当长一段时间失眠吧?”
      “他天天晚上不睡觉,跑到阳台上乱喊乱叫你的名字。吵得邻居很有意见。”
      全场连呼吸的声音都能听见。
      “第二,您的儿子最近口渴得很厉害吗?”
      他的脸面紧张到轻微抽搐了两下:“有的,他在家里都是直接喝冷水,而且是打开了自来水龙头就喝,而且喝的很多。”
      “那么,第三,他说话时,你们有没有觉得他有严重的口臭?”
      “可能,但是我和他妈妈不知道,如果按照他班主任老师告诉我们的,说有同学反映,说他没有刷牙。那可能是有的。”
      我问:“老师,您贵姓?”
      似乎因为自己的回答,他觉察到自己的小儿子有点什么,语气已经正常:“免贵姓王”。
      “哦,王老师。我现在要告诉您的是:第一,我从来没教您儿子说的这门课。第二,您的这些张,应该是从报纸上复印来的。”我停了停:“我们到这边来,我单独告诉您……第三,您尽可能快地带您的儿子到精神病医院检查。按我的估计,您的儿子不出一个月,精神分裂症就会发作。还有附带的一点,请您回去以后,查询一下您、您的太太的家族史上有没有曾经类似的病人。”
      人群散去。
      三天后,再上课,多位学生告诉我,他们也猜想到我第三点大概的意思。
      后来的事情这样发展:
      大医院检查诊断那小青年的结果是“早期精神分裂症”。因为没有床位,他的父亲又找了我,请求帮助。两个星期后病情突显,我帮他们找到一所区级医院的精神病科,住了进去。   
      三个月后出院,按医嘱,连续服药起码要五年。
      当然,那以后的学业不能再继续。
      小青年成了青年。
      十年来,病情反复。药没停过。服药后整个人肥胖得走样。
      他的父亲——据他的母亲说,青年时期也曾经有过不怎么正常的阶段。
      他的父母全都白发。
      偶尔在一条道上遇见他们,都特别停下来说说他的情况。
      他呢?每到元旦前夕,一定按响我家的门铃,送一张非常精美的贺卡,从没落下一年。
      我退休前办公室窗户正好对着有着他们家的那座楼,他们家的楼层矮过我们的一两层。我看得见他们家的阳台。
      1993年,我搬到现在的家,和他们家所在的新村,同一条道,相距二三百米。

                                  2011-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