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上点豆(杂思)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垄上点豆(杂思)
 

託 • 托

   发布日期:2015年08月15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陆续点击画面即可看到原尺寸清晰图文。)



【点题】汉字在简化的同时,还做了规范。

若按“言”字旁简化的规则,偏旁当成“讠”,”字当如:话、说、讣、讨、讪、训、讯、记、讼、讽、设、证、评、诉等等,但它没有,而是归到“托”字。

从那以后,“託”被废,归到废字类去。

本篇日志,基于的真实是:先由一人託事予另一人,再有后者亲手接受,托起前者所託。






天津港瑞海国际物流库区发生危险品特大爆炸以后,令人揪心。各种言语图文讯息都在传播。

其中:一位武警消防战士在手机里写:“我回不来,我爸是你爸”。这是许多可歌可泣动人事情之一。

从接收人手机屏幕的左上方,可以得知这位赴汤蹈火生死瞬间的勇士,姓名刘世嵻。

整段的对话很短,可以得出的准确信息有:

1、短信发出的日期是爆炸发生后的两小时:13日凌晨148分。

2、世嵻的母亲已经过世。

3、刘家现在仅有父亲和世嵻。

4、世嵻是个孝子。

5、接收短信的机主是世嵻最要好的、同一个地方的、打小一起长大的兄弟。

又可以推导出的可能,包括:

1、世嵻所在的部队距离事发地点有大几十公里以上,不在天津市区,可能在郊县,甚至是河北省境内,近天津市的某个地方。

2、世嵻是刘家的独子。

3、世嵻可能出生在农村,农村讲究按辈分取名,他是“世”字辈,取名时大人还请人算过命,因为生辰八字“五行缺土”,选了个带“土”的字。

4、世嵻的父亲是个平实的人,对儿子的最大的希望是健康。

5、世嵻的年龄估计在19岁上下。

6、世嵻还没有可以谈婚论嫁的女朋友。

因为这一短讯的传播,无数万千的人受到感动。

有名人微博:“比感动更重要的,是追究事故的责任。”

我很赞成。

然而,同时,我又很无奈。在烈火浓烟巨毒爆炸还在继续的这样,领袖批示委派代表开会看望的这样,官员新闻发布“这方面我还真不是专家”的这样,有关单位开始声张“涉事企业或无危化品经营许可”的这样,……老百姓除了隔千山万水而观火,看看新闻,在已经习惯性不可全信的各种报道里,自己甄别真伪虚实,怜人和同情生命,说说故事,之外如果连感动都置后了,还有什么可做的?

捐钱?国家多的是钱,要不,咋救美国的“两高”,咋帮俄罗斯,咋建孔子学院?

捐物?把家里不要的,放着占地方的给出去,看是帮人,实是利己。谈不上义举,甚至连施舍都算不上,叫“清掉”。当然,有个词,叫“双赢”。

捐血?捐者无偿,受者付款,钱给了谁?红十字会,还是医院?

所以,我还是写记点关于世嵻短信的读后感,算是对得起阅读生命和道义。

后来有人说:“好消息,此前留言‘我爸是你爸’的消防战士,已经平安归来。”

大有可能不久之后,会看到世嵻,还有他爸,还有接受短信的手机主人,在电视节目里,大家都看的到。

世嵻感动到我的,是一个面对死亡的、还没成家的小伙子,全部的记挂就俩:坟里的母亲,世间的父亲!一颗心,一个“孝”。

世嵻回来了,往后,父亲的、母亲的,全自己继续着。

世嵻啊!将来娶了媳妇,成了家,还这样,多好啊!

我写到这里,可以不往下说了。

是吗?

不是。

还写什么?






世嵻是我写的主要,但有比他更主要、更重要的人——他,就是接受世嵻託付的兄弟。

短信里没有姓名,也没有昵称,只有一个头像。

猜想,这小伙子也当兵,步兵?特种兵?什么兵——这些都不是关键的。

关键在于:

要知道:上坟容易做到,每年清明节一回的事,而“你爸是我爸”可就不是一回事,而是包括了生老病死送终送葬再上坟的事、情、事情。

以世嵻的年龄推算,他爸 50 55 之间,已是鳏夫,若真再丧子,那身心如何安抚?

“你爸是我爸”,是一起共同生活,一屋一桌,小伙子没结婚可以,结婚了还可以?

世嵻的父亲要真是个农民,没个退休金的,这经济负担?

要是父亲再活个四十年,到老抱病不起了,现今的这位小伙那时也六十过头啦,人道是“长病床前无孝子”,仅凭一句“你爸是我爸”,就……

而我们尚无办法知晓其姓名的他,却毫不犹豫地“是,你爸是我爸",接受了世嵻的嘱託,托起重负!

我不能不对自己现今有这份沉甸甸的很现实的犹豫而羞愧!

要放在四十五年前,三十五年前,二十五年前,或者十五年前,弟兄有此託予我,我必定会这样接受,何况真实的生活里,我主动承担过长过十年的义务,无怨无悔,而随着年纪越往老里走,世道走的越长,就改成“应该也会”,“有可能会”,“或许还会”。

即使我比世嵻的父亲年纪大些。

唉!老了,世故了,老世故。

我会担心,因为自己的火脾气,口无遮拦,稍不留神,得罪了人。

要做到收敛,事事谦让,句句注意,我能受的过初三,也累不成十五。

那就势必久合必分,辜负了所託的嘱咐,违背了托起的诺言。

有首歌《一次一次》:“我一次一次地问过 / 又一次一次地闪躲 / 爱一寸一寸被烧灼 / 化成怎样的错 / 我又一次一次地执着 / 为了那一句承诺……”

老世故的人,因为每每关系大的人事,很容易就想到“要知今日,何必当初”,所以,在事发之前,会问过;一问过,事就多;事一多,就犹豫;一犹豫,就闪躲;如歌所泣“化成怎样的错”。

在世嵻的心目中,这位兄弟,我推想是毫不犹豫于正义的,是自己的父亲最靠得住的,是最能一辈子厚道尽孝如己的,是完全不计个人得失的。

一个词——“信任”。

一句话——“信得过”。

所以嘱託。

这位兄弟,则早已亲熟世嵻的父亲,称“伯”谓“叔”着,接受嘱託,实在是顺顺当当,再自然而然不过的事与情。

一个词——“诚信”。

一句话——“守信用”。

正是一个双方都有着的共同的“信”,彼此才“相信”。

《赵氏孤》,所託乃襁褓婴儿,接受託付的程婴甚至献出自己亲生儿子代替赵氏孤儿,以保全之,其中有信,有义,在我看来,最根本的更在于忠君。一篇春秋的故事,一出旷古的戏剧。

所以,唉!这“人”、“言”的“信”于当今是何等难得的难得!

何以见得?

君不见于今:即使能信一字,未必能信一词;就算信一词,只怕信不了一句;哪怕信过一句,也难得信其一事;纵然信了一事,岂有事事都让人信的?——我这说的是政客、官僚、新闻发言人、国家机器。

这世道,有所託的,未必有接托的,未必有托得起的,未必有托得几十年的。

所以,世嵻的这位兄弟,真真实实是个好人哦!


【节点】

重复前面写的两句话:

“世嵻回来了,往后,父亲的、母亲的,全自己继续着。”

“世嵻啊!将来娶了媳妇,成了家,还这样,多好啊!”


2015-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