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上点豆(杂思)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垄上点豆(杂思)
 

单而不独和在当代群

   发布日期:2016年01月06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陆续点击画面即可看到原尺寸清晰图文)



三天前的深更半夜,躺上床,在微信里看到阿桂发的一张小图,要求三分钟内在一群雪人里找到一只熊猫。

跟帖:“我找到了。”

次日,他复了一个“竖大拇指”的表情给我。

事实上,他不知道:我只用了 8 秒的时间,就指出了。

我没说,是因为这是幼儿的把戏。

不料,这天的半夜三更,再见阿桂续发的两张:在一群猫头鹰里找只猫,在人群中找只狗。

我懒得玩,但还是跟了帖:“这是训练你小屁孩观察力的。”

昨早,阿桂的表情是“鼓掌”。

这等简单的玩意,对于我这忙到连吃饭都巴不得倒进胃里去的老头子来说,本该就此打住的,却忽然勾起了六十三四年前,我还在小学一二年级时的暑假作业,末页的两道题:





1、小蚂蚁走迷宫回家。

2、哪条绳子系着小狗狗爱吃的骨头。

那时,邻里同年级的六七个孩子喜欢聚在一起做功课。

这两题都是我做的最快。

开学了,算术老师课堂上点我的名,问我是怎么做的。

我说了自己想出来的办法:

1、拿笔先把迷宫里被堵的地方全都打上大“×”,然后只管沿没打“×”的方向走。

2、从骨头开始找。

老师不但没有表扬我,反而告诫全班同学:“做事要老老实实。”

许多许多年后,当我知道“老老实实”的反义词是“投机取巧”时,心里有点蔫。

只在我为人父,家教自己的小孩子做同样的游戏时,仍然以此为正确。

又在我为人师,开讲思维课,准备教案的事例时,才隐隐伤感莫名。

应当说,阿桂的三张小图片,直接开发的是儿童观察力,内涵却关系到思维的方式,是一元单向,还是二元双向。

当然,随着成年,学习到的方法愈发多样,运用到现实问题时的效能也越快捷。譬如这次“找只熊猫”,我用了侦探最常用的第一步骤:“以特征之别做‘排他法’”——图中熊猫和雪人的最大区别在于鼻子,没黄色长鼻子的就是熊猫。

这篇起笔前,我又在极短的时间里,在两张图分别找到猫、狗。采用的方法,因为不是本篇日志的的目的,此处略去。

我确是因了阿桂的这三张图,突然察觉到的同样的一个现象:“单而不独和在群”。

哲学、人类学、社会学,早就都从理论上充分认识到两点:

第一,人虽然是高级动物,但依旧是动物,从本质可以实证到人类具备动物的一些通性。

第二,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即具有群体归属需求本性的,不能绝对脱离群体而存在的。

之前,看些小说、电影,像《鲁宾孙漂流记》、《荒岛余生》、《与狼共舞》之类的,看些纪录片,写实国外一些人类学家,分别孤身一人在森林,十几二十年与猩猩共处,对它们观察和研究的情景和生存状态;及至去年看到一则电视报道,中国有位小伙子宁愿在山里和猴群生活在一起,也不要回到人类社会的真事,我都断断续续地想到过一个问题:

“人不能绝对脱离的群体”,是不是一定得是人群?

好了,因了阿桂的这三张图,我联想到当代人,尤其在有网络的世界上,几乎在现实社会里无所不在的宅男、宅女、宅老,的当代生活个体。

因此,我不仅更深地理解到“单而不独和在群”的“群”,可以不是人群,还可以是狼群,猩猩群,猴群,甚至一人与一犬,乃至一人一网络,这一现象可单而不独和在当代群”。


2016-01-05



【本篇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