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院筛谷(披卷)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场院筛谷(披卷)
 

【人生笔迹23】《高山下的花环》讲稿

   发布日期:2007年01月07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越战争期间,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对国民爱国主义产生的震撼,肯定是最高境界的。
     为战争,军人的共性与个性比和平时期显得更加鲜明。梁三喜、靳开来 、赵蒙生、小北京、雷军长、段雨国、高干事,这些人物在小说中本来就是呼之欲出的。我在评论这篇作品时,演一段,说一节,评一回;居然能一人用多种不同的音调,合适的方言,不同的气色去表现多个的人物形象。这是我前所未有的书评。
     因为中越战争而需要爱国主义教育,我的评介《高山下的花环》,在本地、在京城、在都市,在县乡,在老区,前后41个地方,演讲了53场。场场有人流眼,场场人心激动。最具规模的是在崇安县(今武夷山市),在体育场主会场和电影场、学校、部队各分会场,分现场听和听广播的,一次就多达有5万人。
     我当时没有想过荣耀。因为我自己是被小说中的人物所感染,所鼓励,所教育的。
     所有的演讲都是没有报酬的。也没有什么纪念品。
     军人干净到视死如归,人民干净到真实忘我,我能不干净到洁身自好吗?
     之所以将评介《高山下的花环》作为我人生笔记之一,不仅仅是因为我将自己“‘演、说、评’相辅相成”的独特风格演绎到忘我的境界,还有一个前所未遇的事,推进了它的完善,这就是演讲后的现场交流,回答听众的提问。我首次遭遇提问是在福州大学。我的敏捷、率真、真诚,让在大的阶梯教室掌声阵阵。
     “往事越千年”乎?1979年中越边境的战争,不到十五年,中国阵亡军人的一排排坟冢只在清明时节才有自己的亲人前去祭扫。
     坟冢里的英烈是那样子的平静。生活中的人民是这样的生活。我能不视个人政治的死如归吗?